奥数 > 小学资源库 > 教案 > 小学数学教案 >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 正文
2009-09-14 18:51:47
教学内容:巩固练习--教材第30-31页练习七3-7题与8*。
教学目的:使学生加深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和求平均数的实际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统计初步知识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一、做练习七的第3题
请一位学生读题后,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解答的方法是什么。引导学生说出解答的方法是:把所有老人年龄的和除以老人的人数。然后让学生自己解答。解答之后,集体订正。
二、做练习七的第4题
让学生默读题目,理解题意,然后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个别辅导,解答之后,集体订正。
三、做练习七的第5题
先让一位学生读统计表上的两行文字。然后,教师提问:
谁能看懂这个统计表?
上面一行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下面一行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计算出平均每棵桃树的产量,应填在哪里?
然后,学生自己计算填表。
四、做练习七的第6题
教师读题后,先让学生观察条形统计图,然后回答教师的问题。
教师提问:一小格代表几米?
谁爬得最高?
接着,让学生独立把条形统计图里的数据填写在统计表里,计算出平均每人爬的米数,填上第(3)小题的空。做完,集体订正。
五、做练习七的第7题
这道题,教师可提前布置调查任务,让学生自己去调查。课堂上教师让学生拿出调查结果,计算出小组的平均成绩。然后,可让学生把调查结果在教科书第161页的方格图中表示出来。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做练习七的第8*题。
△整理和复习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