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 > 小学资源库 > 教案 > 小学数学教案 >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 正文
2009-09-14 21:27:03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的认识升与毫升,了解升与毫升之间的进率。
2、通过看一看、估一估、量一量使学生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进一步深化升与毫升的认识,并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教学反思
整理知识,引出练习内容。
一、 组织回忆:
师:前两节课我们学了什么新的知识?
师: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板书:1升=1000毫升
根据学生对自身生活经验的利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升和好升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巩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组织练习:
1、组织完成练习二第1题:
(1)指名读题
(2)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升和毫升的感受在书上连一连。
(3)集体订正。
让做错的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错的。
2、组织完成练习二第2题:
(1)生独立完成填在书上。
(2)指名口答
(3)集体订正。
3、组织完成练习二第3题:
(1)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2)为什么3升大于2500毫升?
4、组织完成练习二第4题:
(1)实物投影出示第四题图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的这四个量杯,请几位同学分别说一说它们各有多少毫升的水。(指名口答)
(3)请每位同学思考,这4个量杯的水合起来比1升少还是比1升多?
根据自己对升和毫升的感受在书上连一连。
学生对升和毫升的有关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课堂效果较好。
通过活动使学生感知液体的多少,加深学生对容量的体验。
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学习估算容量的方法
通过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估测力。
5、组织完成练习二第5题:
(1)出示第五题图
(2)如果我要盛2升的水,选哪种容器比较合适?说说你的理由。
(3)如果我要盛50毫升的水呢?
6、组织完成练习二第6题:
(1)请每位同学默读第六题的第一小题。
(2)明确要求后,请每个小组按照书上第六题的步骤做一个讲师液体的器具。(小组操作,师巡视指导)
(3)接下来,请每个小组拿出课前准备的三个容器,先估计它们的容量,再用你们的器具量一量。
(4)小组汇报。
三、小结、课后延伸:
练习二,7
学生观察并回答。
说说自己的理由
学生思考并交流。
每个小组按照书上第六题的步骤做一个讲师液体的器具。
每个小组拿出课前准备的三个容器,先估计它们的容量,再用你们的器具量一量。
板书设计: 练习二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