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 > 小学资源库 > 教案 > 小学数学教案 >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 正文
2009-09-15 08:52:47
内容分析:
这节课教学素数和合数的意义及判断方法,是在学生理解因数的意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的基础上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将来学习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掌握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学习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好坏。学生应掌握本节中诸多抽象概念,培养归纳概括能力,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内涵。
学习者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这个阶段学生思维仍属于直观具体的思维,很大程度上仍需依赖具体形象的经验材料来理解抽象的逻辑关系。
2.在学习本课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已经掌握本章前2节的所有内容。即:理解了因数的意义,掌握了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发现素数和合数的过程,理解素数和合数的意义,掌握判断一个数是素数还是合数的方法,记住20以内的素数。
2.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探索数的一些特征的方法,培养分析、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内容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学生学习过程
备注
一、问题引入
1.写出8、10、15的因数,你发现什么?
通过观察,发现每个数的因数都有1和它本身
通过对因数的复习从而引出探究的主题
2.每个小组写出1-10这10个数的因数人人都写,看哪个组写得快,写完互检查让学生通过经历找的过程进一步巩固找因数的方法
二、教学活动
1.观察这些数的因数有什么特点,若你来分类,你将怎样分。
小组讨论,先想后说,小组边分边说,然后交流、汇报
通过分析、交流,鼓励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2.出示标准分法
为何这样分,每类数有什么特征
征?小组交流讨论经历观察、比较、归纳、猜想,形成基本思路
3.概括概念
第二类这样的叫素数,第三类这些数叫合数。
什么叫素数,什么叫合数?
先想后讨论
让学生层次清楚、逐步深入的探索并发现素数和合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思维拓展
“1”说明什么?
自然数不但增加,可能归为哪一类,有没有第四类出现?
按因数的个数可把自然数怎样划分?通过观察、分析、交流,从直观--抽象,给出正确答案让学生感受问题→猜想→验证满足成功动机,提供展示平台。
5.练习。教学书本试一试
哪些是素数,哪些是合数?
1、2、3、4、5、
6、7、8、9、10、自行完成,
说明判断的原因使学生加深对素数合数意义的理解
三、游戏体验
把全班从1开始编号,根据学号反应
学号是偶数的同学起立,其中是素数的到这边,是合数的到那边,学号是奇数的同学起立,其中是素数的到这边,是合数的到那边。
你发现了什么?
听清内容,认真观察
汇报交流通过游戏,让学生加深偶数、奇数、素数、合数等概念的印象,清楚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四、小结(学习效果评价)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
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让学生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过程经历给出相应的总结让学生结合教学过程,总结探究中的得失,验证的方法
五、自我介绍
根据自己的编号说出这个数的特征,越多越好。
如;我是偶数,同时也是素数,能根据我来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让学生自主思索,自主探究,汇报交流进一步巩固概念
六、游戏下课
动脑筋出教室(根据学号)
请最特殊的数出教室,请既是奇数又是素数的同学出教室,请既是偶数又是合数的同学出教室......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内容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学生在因数的写出过程中,发现它的区别,从而给他们下定义。引出素数的概念。
学生自主探索。
素数的概念要搞清楚。
而且要让学生从正反两面来判断概念。
学生独立完成,校对交流。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